首页购车团 极越的倒塌,给车企敲响了警钟?

极越的倒塌,给车企敲响了警钟?

2024-12-23 55880

最近,关于极越“原地解散”的肥皂剧仍在继续。

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极越宣布了解散的消息,然后是CEO被员工围堵,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服务商的款项,凉得不能再凉。然后是“峰回路转”,百度和吉利先后宣布“兜底”,后续售后由吉利领克负责,终身质保仍然有效。但员工依然在闹,供应商的款项也没结清,网络热度慢慢冷却,依旧是一地鸡毛。

还有人一本正经分析,说极越会接着做,这次算是不花一分钱弄了个大新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极越了。

不管怎么说,极越肯定回不来了。本来就经营不善,亏得两个股东扛不住。又闹了这么一出,谁要敢接着做,那他一定是汽车行业第一猛。

但影响更深远的,可能是让更多的投资人、从业人甚至消费者认识到,造车应该是怎样一件事。

(1)万事俱备,就差“卖车”?

从各种外在条件来看,极越似乎是一家“万事俱备”的新势力。

极越的前身是百度集度汽车项目,算是百度最重视的智能驾驶技术应用载体。百度的实力自不用多说,很早就是互联网三巨头之一,资金相当雄厚。

后面吉利也加入了进来,也是国内TOP级别的车企。这两家强强联手,注定了极越就是“含着金钥匙”出身,完全没有其他新势力的“资金之忧”。当然了,有吉利这样的行业巨头背书,也意味着极越的造车资质问题迎刃而解。

在技术上,吉利算是汽车行业的老炮,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早已完全掌握。百度又是最早开始做智能驾驶的车企之一,迄今为止的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已经超过1亿公里,光获得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就有近1500张‌。

至于一些新势力担心的产线、产能问题,在极越这里也不存在。吉利的供应链极其强大,渗透到各个领域,甚至还有自研的芯片,自研的车机系统,极越完全不担心被“卡脖子”。

营销层面,百度和吉利也都是好手。既有实力,也很会展示。2024年6月,极越在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上海站城市NOA比赛中夺冠,甚至是靠着纯视觉方案参赛,打败了一众带激光雷达的对手。短时间内,极越智能驾驶的声望,就已经达到了行业第一梯队,这个成绩也是非常优秀了。

然而,这些光鲜背景的背后,是极其惨淡的销量成绩。今年前11个月,极越的总交付量只有1.4万台,月均不足1300辆,其中备受期待的下半年,携带极越07发布之威,销量也没有起来。

背后的巨头也不是没想办法,之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极越最近有2000余辆的终端销量流向了第三方租赁渠道,这就是积极“救市”的表现。然而最终这点动作还是没能掀起波澜,走向了末路。

(2)安全,只能是市场给

最近几年,新势力们确实彻底搅动了汽车市场,也见证了不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惨状。

这样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个疑问,哪些品牌的车可以放心购买?

首先,销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品牌,风险肯定是极大的。高合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设计很有新意,但高昂的价格始终是曲高和寡,最终算是静悄悄歇业了。极越也大差不差,虽然顶着各种噱头,但车却始终卖不动,最后也一样完蛋。

一些大品牌的小众车型,也会有这个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保时捷Taycan,刚出来时还是平价甚至加价,现在优惠近40万。对于车主来说,即便没有停产,其实损失也已经不小。

当然了,有一些品牌看似卖得不错,其实也同样危险。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它们的车是如何卖出去的,这一点也很关键。

远一点的威马,算是初代造车新势力,凭借着亲民的定位和不错的配置,一度成为新势力销冠。但因为不断的自燃事故,以及后面竞品大幅进入,威马很快被边缘化。

现在的哪吒也差不多,一度卖得很好,但自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储备,所谓的高销量,终究只是“赔本赚吆喝”。当投资人不愿赔了,等待的就是销量立马下滑。

说白了,真正的安全,是既要卖出车,又要市场优势是可持续的,还要能够从中盈利,这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理想、小鹏这些起来之前,其实也不被看好。小米最初宣布造车,也普遍被认为为时已晚。但随着销量不断提升,这些企业反而越来越强大。

反之,甭管背后是国资还是央资、外资,甭管背景有多雄厚,最后还是该垮就垮。

(3)试图跳过关卡,却成了坎?

复盘一下百度与吉利的合作,其实很有意思。双方都有自己的坚持,双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最终就是一地鸡毛。

双方合作初期,吉利曾建议极越参考国产Smart的轻量化造车模式。就是效仿极氪,整车制造直接借用吉利浩瀚架构,智能驾驶则用百度Apollo,这样算是成本最低的,对于吉利来说也是最成熟、操心最少的方案。

然而百度却坚持走“独立”造车模式,因为极越的目标可不是做下一个极氪或者Smart。虽然双方股权比例是55(百度):45(吉利),但百度拥有90%的超级投票权。吉利实际上成了极越最大的供应商,提供整车研发、技术授权、采购部分零部件以及代工等服务。

这样一来,极越要向吉利支付整车的费用,同时又要向百度支付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费用。

两家确实是“皆大欢喜”,百度有了造车的话语权,不怕被吉利“绑架”。吉利也省事,直接赚技术授权的费用,却不用去关注最困难的车型定义。百度想管,但对汽车市场的认知并不深。吉利有能力管,却没有话语权。

结果就是,极越智能驾驶用纯视觉,设计完全照搬特斯拉,甚至连U形方向盘和屏幕换挡这些极具争议的设计都搬了过来。在已经有特斯拉,并且价格并不夸张的情况下,极越又有什么无可取代的优势呢?

这就是典型的想跳过一个关卡,却最终成了迈不过去的坎,很多车企都是倒在了这一点。

比如BBA造电车总不得法,就是因为下不定决心去开发一套真正专业的纯电架构。马上2025年了,连个前备箱都做不出来;哪吒放弃不了对低价车的依赖,想向高端转型,又不肯给出足够的投入;至于极越,更像是牺牲品,销量和规模还没做起来,两家就为话语权争得不可开交,没有真正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层面。

写在最后

事实证明,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车企百分百投入都未必能成功,更不用说像极越这样明显“浮在空中”的企业了。

造车是一件综合性非常强的事,而且高度依赖市场反馈。一旦没有市场,背后的势力再强,最终也是走不通的。毕竟国资也好,外资也好,也不可能一个月几万台地“消化”自家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没必要去迷信“光环”。真正能够撑得久的车企,一定是非常务实的。如果这家车企的产品非常“对味”,整个体系也非常健康。哪怕现在体量还不够大,那崛起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