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经资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4-05-17 2731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将基于《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内卷期

产业发展的内卷化特征

企业发展环境正呈现内卷化特征,新车型密集发布、产品迭代加快、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在提升产品差异化、加快全生命周期布局、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多方位发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卷啊卷

产能过剩与结构调整

产业链部分环节进入收缩期,如电池企业和汽车芯片行业的投资进入收缩期,尾部企业面临融资压力。整车产能也进入调整阶段,传统车产能油改电成为重点任务,早期建设的电动汽车产能需要进一步升级重组。

投融资挑战

产业投融资面临喜忧参半的局面,内外融资环境承压。虽然港股逐渐成为行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融资规模较小,国内头部整车企业对于海外资本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商用车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

商用车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需同步加速。商用车是汽车领域减排降碳的重点,但目前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较低,需要依托于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绿色货运配送等示范工程来推动。

技术创新与突破需求

在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领域,尽管有望进一步突破,但仍需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如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汽车与ICT行业融合进入深化阶段,发展路径由能力迁移、业务扩张到合作共建,关注点由产品到标准、生态、资本

购买因素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愈发倾向于从车辆性能出发决策购车,不再单纯考虑牌照因素。使用成本、智能化等因素排名远超“更易获取 车辆牌照”等政策因素。“智能化”排序从2021年的第三,上升至2023年的第二;而“更易获取牌照”则从第四,下滑至第七。

由于高级自动驾驶功能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普及,无论是经济型还是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主,都表达出为更好的自动驾驶功能付 费的意愿,尤其是中国高端品牌车主。

结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优化产能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商用车新能源化、加速技术创新、培育市场需求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对策,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困难,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复制再试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