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物流(603569)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 长久物流是一为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服务体系标准化、信息化的提升,服务网络完善度、覆盖度的拓展以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创新,不断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质量。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为整业务,包括可为客户提供整运输、整仓储、零部件物流、社会辆物流及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在国际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海外发展战略,通过合合作、设立海外子公司等方式打通亚欧运输通道,拓展高端进口和民族品牌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物流服务及其他货物运输服务。此外,公司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新增新能源业务。为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客户提供物流、仓储、体验、交付、充换电、动力电池回收及逆向物流等综合性服务。同时报告期内,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获取广东迪度新能源有限公司的51.00%股权,广东迪度是一专注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广东省专精特新制造企业,也是工信部第三批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公司白名单企业。创始团队拥有十多年的生产经验。收购后结合公司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渠道的建设,可以更好完成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梯次产品销售的布局,打造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生态闭环。 整业务包括整运输及配套服务。其中,整运输服务是指将商品从生产厂商运至经销商的过程,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同时,公司还拥有协助货主企业与实际承运人进行智能匹配并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的网络货运平台业务。整配套服务是指整仓储、零部件物流等业务。 国际业务主要依托中欧班列及国际海运运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综合运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国际货物的整箱运输和拼箱运输、集货、分拨、仓储、贸易、保税、报关报检等业务,所承运货物主要包括整、零部件、化学品、电子产品、轻工产品、机械设备、大宗货物等。 新能源业务主要利用公司多年积累的产业链优势,并依托控股股东长久集团丰富的产业布局源,为主机厂、动力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原材料及相关化学品生产厂商等产业链客户提供物流、仓储等传统服务,并围绕后市场,提供体验、交付、充换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及逆向物流等服务,打造综合、一体化的增值服务体系,形成后市场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布局电力储能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提供锂电池储能核心BMS设备、电池系统及充放电设备、电池评价及标定测试服务、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和地区。 2、经营模式: (1)独立于生产厂商的第三方物流 国内物流行业内主要以大型生产厂商控股或参股的物流企业为主,其承担着保障所属生产厂商物流任务的责任,物流订单稳定。随着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及国公路治超政策的全面实施,国内物流将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鉴于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日益成熟的生产厂商物流管理模式,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久物流作为独立于生产厂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拓展生产厂商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公司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比较优势,搭建了更加开放的客户及运力整合平台,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排名,公司维持国内独立于制造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领先地位。 (2)采用经营合伙人与社会运力相结合的模式 公司是业内率先探索承运商运力模式的领先者一,自“9.21”政策实施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国治超政策,面对整个社会合规轿运严重不足的情况,公司率先为行业树立典范,陆续采购中置轴轿运2450余台,采用无承运合伙人模式经营,既推动了整个轿运行业的合规化进程,又加强公司运力保障,进一步促进并推动行业整合。同时,公司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物流网络建设、物流方案优化及提升辆调度管理能力上,帮助各生产厂商实现物流源互通,使得生产厂商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物流需求能与相对分散、单个规模较小但调度灵活的社会运力有效对接。 (3)布局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全链条 现阶段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回收渠道主要包括主机厂、电池制造厂、公共辆运营公司(如公交、出租公司等)及销售终端与消费者等C端渠道。随着新能源产品力的提升,新能源的产销量及C端保有量将保持快速增长,C端消费者持有的退役电池数量占比将逐渐升高,与消费者连接最紧密的销售终端将成为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渠道。公司多年来深耕市场,拥有大量的主机厂客户;公司控股股东长久集团旗下拥有丰富的4S店源;同时公司发挥物流企业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优势,积极拓展上游电池制造厂及下游公共辆运营公司,构建全覆盖的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同时,公司旗下广东迪度是工信部第三批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公司白名单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制造企业,在储能领域拥有丰富的源、技术、渠道优势,其生产制造的梯次储能产品已在海外弱电网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销售渠道,且有较强的差异化优势,公司借此打通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梯次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布局,加快打造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生态闭环,共同推动弱电网区域的电气化进程。 (二)公司所属的行业情况 公司为专业服务型物流企业,服务对象主要为制造企业,归属于物流行业。根据国质检总局和国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8354),按照业务类型的不同,物流企业又分为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公司属于综合服务型的物流企业。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商务服务业(L72)。 物流行业依托于行业,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发展;2006-2022年间,我国产量从727.97万辆上升至2,702.1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4%。同时,根据国际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54%上升至31.78%,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国内销量也实现了连续增长,2022年国内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国内行业的整体发展回暖,未来对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利好。随着我国运行保持持续恢复态势,积极因素累计增多,2023年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随着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市场传导,新能源和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行业全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保有量大约在3.28亿辆,新能源保有量达1620万辆,千人保有量从原来不到10辆快速增长到超230辆,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发达国千人保有量总体在600-800辆的水平,考虑到人口规模、区域结构和源环境的国别差异,我国未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城市化逐步推进,我国千人保有量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销售市场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而保障物流业务长期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各项支持政策相继落地,助推我国新能源驶入快道,2022年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此外,我国出口延续高增长势头,继2021年全年出口超200万辆、2022年全年出口超300万辆,再到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量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持续加速。今年上半年我国整出口234.1万辆(中协口径),同比增长76.9%,“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互联互通加快、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都将给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境外物流业务的拓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公司在各位股东和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公司成为“领先的产业服务商”的战略愿景,根据2023年经营计划稳步开展各项业务,积极调整公司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寻求突破,谋求更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全体员工团结一致、艰苦拼搏,努力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品牌价格激烈竞争、国六B排放标准的实施倒计时、库存压力等种种考验后,愈发展现了产业韧性。上半年行业的总体向好,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不断释放的促进消费政策的刺激。同时国政策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发展优势方面继续加码,从对企业端的支持到对消费端的拉动,重磅政策密集出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市的亮点。据中国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市场传导,新能源和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望进一步拉动市场增长,且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公司经营仍有诸多挑战。另外,公司将不断拓展新能源业务,积极开拓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挖掘业务机会,持续推动光储充检一体化项目,同时着眼于全球弱电网地区需求,通过打造差异化储能产品,增强公司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820.38万元,同比增加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2.96万元,同比增加7,303.12%;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80.36万元,同比增加450.05%,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整运输实现发运量137.37万台,同比增加0.45%。三、风险因素
1、市场风险 受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国际矛盾升级、环保标准切换、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消费者观望情绪加剧,对国内销量形成一定冲击。随着我国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同时由于更加严格的法规要求、原材料价格及供应存在不稳定性,行业格局面临重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市场进入深刻变革阶段。物流行业依赖于产业,产业的深刻变革将对物流企业提出严峻挑战,但行业发展的危机中必然存在行业发展的机遇,未来物流行业将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现阶段高度分散化的产业模式将逐步凸显市场整合的机遇。 2、国际经营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在稳定运营传统中欧班列、国际海运的基础上,公司加大开拓包括跨境笼在内的创新运输模式,业务覆盖的国范围不断扩大。国际物流依托于国际贸易,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贸易政策、目的国稳定性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国际物流运力控制难度高、运价波动幅度大,均可能对公司国际业务的开展带来挑战。 3、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是对主机厂的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较小,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品牌认可度较低或销量低迷的主机厂面临更大的金压力,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可能不及预期。公司对重点客户由公司高层领导带队走访并建立多种联系渠道,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级,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公司或将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来增加产的流动性,提高本使用效率。 4、新业务开拓风险 近年来市场持续动荡,物流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对此,公司制定了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的双线发展战略。目前,公司正在围绕传统及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户用及工商业储能、大件及危化品物流等大物流领域探索可以带来利润增长点的新业务模式,寻求向新业务领域转型的机会,目前面临的最大经营风险就是新业务领域市场趋势把握、开拓经验不足的风险。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加大科技投入,助力数字化变革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计划,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和信息化能力。长久物流整管理平台以智能化提升作为核心目标,主要集中在实时录入、业务监控和分析预测三大部分。在运营管理方面,针对主机厂临时发运业务场景,通过技术手段移动化操作保证业务数据及时回传,实现了全量业务数据精准分析。大数据应用方面,多维度实时分析运营数据,实现全面掌握运营情况,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业财管理方面,对整运输、仓储、国际业务等各条业务线进行梳理,完成了集中化业财平台的规划,一期工程已进入系统研发阶段,未来将逐步实现多业态的业财一体和财务共享。公司结合业务发展,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与整相关业务全场景融合,实现多层预测自动调配运力统筹发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整数字供应链,构建共生共赢智慧物流生态。 2、充足运力保障,发挥联运优势 公司多年来深耕于物流行业,公路运输经验丰富,公司自有及控制的其他承运商合规辆,不但确保公司的运营服务持续性,还能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同时,公司拥有十余年水运和铁路运输业务的操作管理经验,具备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的运输执行能力,并可以通过对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结合,使运输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使运力得到更好的保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水运可调度滚装船10艘,自有中置轴轿运2450余台。 3、客户多元化源,增强网络效应 公司具有全国广泛的优质客户源,全国主要的企业集团或其下属企业均为公司的客户,与比亚迪(002594)、一大众、宝马、奇瑞、长城(601633)、理想、北京现代、广丰田、上通用五菱、哪吒、岚图、小鹏等多个乘用传统品牌及新势力品牌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此外,在商用领域,一解放(000800)、中国重(000951)、戴姆勒奔驰等商用品牌也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公司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生产厂商自有物流企业以及客户相对单一或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承运的品牌更广泛,公司掌握物流市场信息更及时全面,市场应变能力更强,能对物流的行业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前瞻性判断,从而及时做出战略规划和调整。丰富的多元化客户源,为公司的全国仓干配一体网络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物流网络效应,建立物流网络领先优势。 4、覆盖国际铁水网络,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2015年正式开通东北到欧洲的国际铁路运输线路,2020年购入了国际海运滚装船“久洋吉”号,为国内外生产厂商、电子配件商等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公司国际事业部直接服务的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超过20,主要包括宝马、奥迪、沃尔沃、保时捷、捷豹路虎、雷诺、阿尔法罗密欧、一、大众、长城、广、奇瑞、吉利、北、东风、理想、哈弗、大陆电子、李尔电子、本特勒等品牌。公司积极响应国“一带一路”建设,搭载中欧班列架起的贸易“金桥”,以铁路为基础,建立了覆盖欧洲及中亚地区的业务网络,加快了公司全球化的步伐,并通过布局“一带一路”沿线优质产,为公司的国际运营网络搭建和国产厂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水运方面,公司于2020年通过子公司久洋船务购买了国际海运滚装船“久洋吉”号,已于2022年实现独立运营。同时与现代集团旗下格罗唯视深度合作,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扩大市场空间,公司国际业务网络覆盖了欧洲、非洲、美洲及东南亚地区。 5、深耕行业,彰显渠道优势 公司专注于物流行业,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国内首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与全国主要的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客户当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公司控股股东长久集团旗下拥有丰富的4S店源,能够与公司新能源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同时物流行业作为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能够更加便利地链接产业上下游,形成对主机厂、电池制造厂、公共辆运营公司(如公交、出租公司等)及销售终端与消费者等C端渠道四大渠道的全覆盖。 公司的国际业务通过中欧班列及国际海运等方式已覆盖大量“一带一路”国,形成成熟的业务网络,能够为新能源销售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展赋能,进一步深化广东迪度在南非地区的销售渠道,并加速在其他弱电网地区的市场布局。 6、坚持研发先行,贯彻创新精神 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已完成了研发团队的组建,并积极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合作,根据新能源发展趋势及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开展退役动力电池诊断技术、储运技术、整包梯次利用技术研发,以及面向弱电网地区的光储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为退役动力电池从诊断、储运到梯次利用的完整再利用链条提供技术支持,为实体产业应用打下坚实基础。